2025年9月

家里的同辈去世,太年轻了,表面是应酬多喝酒无法节制,实则承受了太多他不能承受的,背负的与自身能力悬殊。人还是要多关照自己,以“我”为主来看待世界,活着不是给他人看,不是为他人活,是为自己,成就小我,才能成就大我,才能关照更多的人。

多邻国被我卸掉了,坚持了500多天,但我并不开心,反而是很有压力,因为没有正反馈,甚至没有反馈,既如此,先丢一边吧。对于SEO和搞钱这些事情,我还是很有兴趣和动力的。在自己的能力象限内,而且还有那么一丢丢可能可以做好,能赚钱。这个月借助公司的项目,尝试做了一些小工具,用vibe coding的方式,也算试出来了一些个人经验:

  • 不要着急写代码,把需求先聊明白,讲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
  • 用cursor,里面有claude,codex这些领先的模型,还能调用google dev的mcp,好的模型能解决问题,而不是修改一堆后告诉你改好了,其实都是表面做做样子,AI也会骗工时
  • 有页面示例就给示例,把主题色,URL规则等提供,AI做出来更有品牌质感
  • 做完让AI根据需求文档审计代码实现
  • 自己一定要走查,一个功能做好了就提交,避免AI又把做好的改错了

做这些小工具,也确实有了一些正反馈,马上出词了,有点击,说明我的天赋可能就在这里,可以深入研究。

股票投资上打新中了紫金国际黄金,小小赚了一把,其他的没看到有好的机会,宁可不动,依旧守住了底线,不主动操作A股个股。

通过品牌增长这本书,接触到了阿桂,台湾的广告大佬,桂式三角理论让我更清晰了定位这个概念。原来我以为的定位只是传播上的定位层次,其实定位有三层。产品、市场、传播三者。市场的落脚点在用途交易,产品在品类在特性,传播在情感意义。

产品和市场的定位是理性的,而传播的定位则是感性的,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认知。

脚越来越好了,身体逐渐恢复,让人开心。国庆因为不能走太多路,就选择呆在家里了,实在忍不住,在9月30号这天买了PS4折腾版,玩玩3A大作,玩过之后应该就不会偶尔又有这类想法了。玩塞尔达是让我脑子和手的协调性更好了,个人也更加勇敢。玩游戏是我不曾有的童年,到了这把年纪,就补一补吧,不留什么遗憾。

一些有趣的观点:

  • 走窄路,打巷战。细分领域里成为第一
  • 在通胀的地方赚钱,在通缩的地方花钱
  • 一个产品最有价值的用户反馈来自前100个“陌生”付费用户,他们是有真需求,真愿意花钱,不是媒体,也不是投资人,也不是给你提需求的免费用户
  • 功能堆砌的本质 说白了就是不知道用户要什么。承认自己不知道用户要什么,再不断去尝试改进
  • 广告有效能带动销售就不要乱动,直到收款机不响了
  • 赞美不需要费劲,批评需要收费。别人夸你产品好听一半,怼你产品才是真爱
  • 当一个人贫穷的时候,思考的“带宽”就会匮乏,你只想着困境,而不敢跳出思维的墙! 别怕改变,别怕再次失败。事情即使最糟糕,也比失去生命强一百倍!只要活着,就要敢于试错。 错了一次,怕什么?死不了,再来一次!反正已经那么惨了,再惨点,又怎样?
  • 最扎心的真相: 赚不到钱的人通常都在做同一件事——用学习和思考来逃避真正的行动。 他们觉得自己在”提升能力”,实际上只是在拖延面对市场的检验。
  • 人是依赖于反馈的物种,基本上人的大脑神经元网络默认是反动的,也就是除非迫不得已乃至强行训练,大脑是不愿意多想,也不愿意自动扩展神经元网络的,所以必须靠刺激,神经元才会生长,才会变得强大。
  • 价值 = 独特性 × 真实度 × 共鸣范围 / 可复制性。——个人理解 独特和可复制都是理性部分,真实和共鸣是感性部分,价值是理性X感性
  • 稻盛和夫有一句特别牛逼的话,特别适合现在:渔夫出海前,并不知道鱼在哪里,可是他们还是选择出发,因为他们相信,一定会满载而归。人生很多时候,是选择了才有机会,是相信了才有可能

一些实用的方法:

  • SEO写产品落地页方法。通过核心关键词,similarweb找到相关关键词或问题,给gemini需求,让gemini去覆盖问题并自然的包含关键词
  • 卡兹克选题心法。一个好的选题=你的专业领域+读者的普遍兴趣+当下的时间节点。
  • 爆款 = 形式 X 脚本,情绪脚本:
  • SEO起标题的ABC公式,形容词+好处+给信心
  • 做词的顺序:先做高转化意图词,再做泛内容词
  • 词要包括:核心词,场景词,问题词
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