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己大白话理解:品牌或产品提供了点什么,我觉得不错和另一个人说了分享了,此时那个什么就是社交货币

社交货币的核心理念
社交货币的观点认为,我们在社交媒体上讨论的内容,实际上定义了我们自己。因此,人们更倾向于分享那些能让他们形象看起来更正面的内容。它可以体现一个人的社交价值和个人影响力,比如和某些人在一起、能邀请到某些人,或者认识某些人会让人觉得有面子。
社交货币可以理解为一种“谈资”。例如,热门游戏“英雄联盟”就可以成为一种社交货币,因为它为朋友、同学之间提供了共同话题,从而产生“我们是兄弟,以后一起玩”的归属感。
社交货币的类型
社交货币有多种形式,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:
- 提供谈资:能创造价值的谈资本身就是一种货币。拥有谈资的人在社交圈中更受欢迎。品牌可以关联热点事件、明星、时尚等人们喜欢讨论的话题,来创造谈资。
- 塑造形象:人们渴望塑造并获得认可的形象,展示自己优秀的一面。例如,曾经风靡一时的“反手摸肚脐”和“A4腰”挑战,就是通过活动帮助用户塑造了“身材好”的形象。
- 促进比较:利用人们想要了解自己所处位置的比较心理,提供可供比较的内容。例如,淘宝和支付宝的年度账单、网易云的年度歌单等,都能满足用户的比较心理,并同时帮助他们塑造个人形象。
- 提供有用信息:每个人都想体现自己的价值,帮助他人能满足这一需求。提供有用的信息,让用户可以轻松地分享给他人,也是一种社交货币。
- 帮助用户表达:洞察用户的表达欲望,并将这些内容转化为社交货币。品牌可以结合用户想表达的观点和自身的利益点来创作内容。
- 其他类型:还包括满足人们好奇心的猎奇币、带来乐趣的趣味币、让人愉悦的娱乐币、满足占便宜心理的利益币,以及迎合可爱、健康、爱国、上进和“懒人”需求的各种社交货币。